广鹿岛上神秘的"史前超文明"至今未破解
考古发现广鹿岛是有中国第一座有人类居住的海岛
1978年的春天,长海县广鹿岛吴家村几位村民在清理农田,其中一位村民一锄头下去,碰到几块硬物,挖出来一看是几片陶土瓦砾,村民一度误以为挖到了谁家祖坟。这几位发现者当时绝对没有想到,他们这个不经意的发现,其实已经改变了中国的人类海洋文明史。
此后,长达30多年的不断发掘,广鹿岛上的神秘"史前超文明"一点点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有人类居住的第一岛、荞麦的故乡、刻着神秘符号的"超文明石币"等。一座面积只有31.5平方公里的海岛上,为何会有如此多的让世人震惊的考古发现?在史前文明时期,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先民,在统治着这座海岛?他们为何能创造出这些神奇的文明?带着众多疑团,近日记者登岛进行了探访。
广鹿岛地处辽东半岛东部,身处黄海东北部海域。根据地质学推测,距今大约1万至2万年前,大连地区所处的半岛处于玉木冰期Ⅲ,海面下降,渤海成为内湖,黄海部分成为平原,那时候的广鹿岛及长山群岛还大陆相连。而在9000年前,玉木冰期后期,海面回升,渤海湖和黄海平原成为海洋,广鹿岛与长山群岛成为深入黄海的岛屿。
在人们的印象中,海岛大多是荒凉偏远,人烟稀少,甚至是古时流放之地。更何况数千年前,原始人类不可能越洋跨海涉足海岛。然而,随着广鹿岛小珠山遗址的发现,人们对海岛的认知完全打破了。
1978年,在吴家村村民发现陶土碎片后不久,辽宁省、大连市的考古部门便对广鹿岛小珠山进行过多次考古发掘,由于各种原因,当时只进行了保护性发掘,研究没有完全深入。直到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建了课题组,对广鹿岛小珠山遗址展开6年的发掘工作。
"这6年,我们发掘了很多极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物,证实广鹿岛小珠山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这在全国海岛考古领域都是极为罕见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东北队队长贾笑冰说,广鹿岛不但是大连地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同时,在全国海岛考古上看,尚未发现比广鹿岛更早的人类居住痕迹。
在小珠山遗址厚厚的贝壳堆积层掩埋下,7000年前人类的足迹清晰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这是一个改变人类海洋文明史的惊人发现,因为那时的大陆,地广人稀,今天的我们实在无法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这批先民离开大陆,登上贫瘠的海岛,成为中国史上第一支海上部落。"毕竟那时人类所掌握的航海技术还非常有限,让大批居民渡海登岛根本就不现实。"而广鹿岛的先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在史前文明中,食物是决定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粟、黍是较早为人类所驯服种植的粮食,而在人类驯化野生物种的过程中,广鹿岛将被记录上浓重的一笔。2008年左右,在一次发掘中,贾笑冰等人在小珠山2期遗址发现180多粒荞麦种子。
"这个发现将会震惊世界。"贾笑冰如此形容小珠山里发现的荞麦种子,它们距今至少6000年以上。这是迄今为止,世界考古发掘所发现的最早的荞麦种子,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课题组的充分论证。
而其中更具有学术价值的是,起源于海岛的荞麦如何漂洋过海在大陆迅速扩散。毕竟那时的航海技术还非常落后,由此人们不由产生了一些神秘的联想,或者当时的广鹿岛先民掌握着一种我们现代人尚没发现的航海技术,从而才能这些荞麦种子通过广鹿岛,传播向胶东半岛、东北腹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而逐渐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替代的食物之一。
在考古队中,有着11年考古发掘经验的技术员丁长峰告诉记者,他跟随贾老师参与了辽西、山东、浙江等多地考古工作,没有一处像广鹿岛这样充满了惊喜,几乎每一次发掘都有令人震惊的新发现。"在小珠山220多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中,我们发现了8座房址、9座灰坑、9座野外灶址和数十个柱洞。"仅这220平方米的空间,汇聚着从7000年前至4000年前,长达3000年的文化变迁史。
如遗址1期(7000年前)发掘的陶片中多以席纹、之字纹、弦纹等装饰陶罐、陶碗,2期(6000年前)陶器罐形开始出现变化,更为精细,3期(5500年前)陶器一开始镶嵌把柄和小的成器,之后花纹变得更为多样和精美。在这3000年中,广鹿岛小珠山文化一直延续从未中断过。
在小珠山出土了包括陶器、玉器、石器、骨器、角制品、贝制品等各类遗物数百件,说明小珠山文化在那个史前年代,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繁荣的高度,甚至专家们还在遗址北侧发现了一处制骨作坊。岛上的先民们在史前年代,就已经开始工厂化地加工骨针、骨钩等生产生活资料。
在小珠山遗址陈列室里,记者看到,原始岛民制作的骨针纤细可比现代绣花针,针眼至今完好无损,而骨钩的造型与现代钓具几乎一般无二。
"小珠山文化具有比较详细的社会化分工,手工业生产已经专门化,这说明社会化程度非常高。"贾笑冰说,这种史前社会化发达程度,其实也是小珠山遗址留给世人的一个待解之谜。因为,海岛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特别是在史前时期,广鹿岛上这支海上部落的社会化进程是独立发展出来的,还是与周边的红山文化与龙山文化有着交流与交融?在今天看来,无论是独立发展,还是与周边进行文化交流,都是很难做到的,但这支海上部落却显然已经做到了。他们用什么方法做到的呢?仍是未解之谜。
当然,在整个小珠山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最大的未解之谜还得算是那枚"超文明石币",这是一件大约硬币大小的石片,丁长峰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发现这枚石币的一刹那,他甚至忍不住浑身战栗了起来:"因为这种东西在国内同期文化中从没出现过。"
这件石币呈青色,椭圆形,顶端有细孔。石币正面刻有一个类似简体"家"字的符号,雕刻苍劲古朴,线条细腻柔顺,石币背后则有鸟形图案。"我们在发掘过程中,只发现了一件。这虽是个孤例,但却很轰动。"贾笑冰告诉记者,这种雕刻在石片上的工艺相当复杂,而图案本身极为繁琐,完全超越了当时文明发展程度。
是谁雕刻了这枚石币,在当年,这种石币的用途是什么?面对这枚神秘的石币,整个考古队的人都希望,能够早一解开它身上的谜团。
当然,小珠山遗址里埋藏的谜团还远远不止这些。比如:在生产能力低下的史前时期,广鹿岛上的先民靠什么生活了3000多年,这几乎已经超出了世人的想像。而更让人感到费解的是,这支生存了3000多年的海岛先民在创造了极高的海岛文明后,为何突然消失了呢?他们到底遭遇了什么?这支海上部落是整个族群突然搬迁了?还是突然灭绝了?小珠山留给了人们无限遐想……
小珠山遗址性质和人类活动空间有明显不同。一期和二期文化阶段,人类在这里长期定居,聚落功能主要是居住。此时,已出现跨海交流的痕迹。而从三期文化阶段,主要作为加工贝类的加工场所使用。
从遗址中,专家们发现一期人类主要在遗址的北部活动,二期则在中南部活动,这与文化交流有着很大的关联。三期以后则主要在南部活动,但是第五期人类活动范围明显缩小,以至遗址逐渐被废弃。
2008年,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国家文物局成员、中国考古学资深研究员张忠培也来到岛上参与了挖掘工作。74岁的张忠培认为,从现在的研究情况看,广鹿岛的根是东北。
以前的考古学者曾认为,广鹿岛的根是山东,岛上居民是山东移民,但经过2006年之后的发掘发现,尽管与山东的文化有联系,但是这只是在东北文化的基础上接受了山东文化的影响,和过去显现的山东的移民过来是不一样。
在小珠山遗址发掘中,专家们发现了山东大汶口、龙山文化的特征,陶器中也有辽河流域新石器文化圈的风格,而东与篦纹陶器为特征的文化圈相邻。"可以说,这里汇聚了多种文化特征,是各种文化交汇交流的桥头堡。"贾笑冰说,小珠山文化是大连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起源地。
在数千年前,广鹿岛乃至大连就是东北亚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发挥着今日的重要枢纽作用。"我们借此可以寻找到俄罗斯的远东文化通过广鹿岛向日本列岛发展的脉络。"贾笑冰介绍说,广鹿岛考古研究在整个国内考古界的价值很高,小珠山考古被设为国家重点考古项目,小珠山遗址也被设立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小珠山遗址仅以微弱劣势排于第11位。
在广鹿岛上,在农田山坡周围,随处可见一片片不起眼的贝壳堆,广鹿乡文化干事刘明德告诉记者,这些贝壳堆都是千百年前的遗址,在广鹿岛上大大小小的贝壳遗址多达10多个,而已发掘的遗址包括吴家村遗址、洪子东遗址等等,从7000年前到夏商周、战国春秋至宋元明清,直到现今,广鹿岛几乎是一个人类活动的海岛标本。
"战国时期之前,广鹿岛有着独特的海岛文明,此后逐渐与中原文化交融,并在明清以及近现代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军事作用。"贾笑冰说,这个样本是无法复制的。
然而,7000年的变迁,时间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谜团,在这座31.5平方公里的海岛上究竟发生过什么,先人们为何远渡重洋在海岛上种下了人类第一粒荞麦,又历尽辛苦传播开来。在千百年前,广鹿岛乃至大连地区孕育着怎样的海洋文明。
再过不久,广鹿岛和大连将成为世界考古界的焦点,贾笑冰介绍说,很快法国和日本的专家将受邀上岛,共同研究历时30多年、经过6年精深发掘的小珠山遗址。
——广鹿岛上神秘的"史前超文明"至今未破解
相关信息